開始追隨浸大精武體育會及華藝精武會的李俊森師父學習中國功夫初時,對自己沒有特別期望。只不想跟其他同年紀的人一般,開始慣性地放棄嘗試新的事物,最終無所事事而己。

其實,我的朋友很多;背景也不盡同。不過,除工作外,中年或以上的朋友大都已經於餘暇停下來,享受既有的事物,不敢學習、發展新的嗜好。即使碰上自己甚有興趣的事,也推說因為年紀、時間、體力等理由而卻步。當他們知道我在學中國功夫,通常都表示驚奇。最低限度,他們較難明白我何以不選擇其他活動,例如社交舞之類。他們明顯地不認同我這種「甚具風險的嗜好」。事實上,經過師父和幾位師兄、師姊悉心的教導,我學會一套又一套拳法、兵器及氣功。漸漸地加深認識中國功夫的的哲學、理念、技法、甚至心法。而且在學習中,不知不覺中,超越自我。

如今我在練習中,已能開始了解每個動作,領悟當中應用時的細則。同時,腦袋非常清晰,各派拳術的異同,技法的玄妙,也開始領悟。體力有增長、耐力尤其是有改進、關節筋絡也有改善。當然,胯與腿部仍需多練習。但在過程當中,我更加了解及認識自己身體的狀況及機能,最終令自已更健康。過去練功的日子中,我毫無病痛,精神及工作能力猶如廿年前。即使完成較劇烈的套路後,恢復期也愈來愈短。誰說中國功夫只應從年幼時開始?

現代人生活忙碌,身體變得繃緊、精神易變得急躁。中國功夫也是維持良好精神衛生的方法。譬如羅漢功、達摩功、八段錦及五禽之戲等,其實老少咸宜,應是促進健康的最佳「運動處方」。我希望有更多朋友會參加華藝精武會的訓練。年長者也好、年輕人也好、男女也不拘。大家總會找到適合的功夫派別和方向。

李建賢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政策學士課程主任